
节气养生
节令·谷雨丨谷雨暮春,万物逢长
2025-04-03
清明时节话养生:饮食、起居全指南
清明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。在每年4月4日-6日,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。历书记载:“斗指丁为清明,时万物洁显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齐,故名也”。在古代,清明节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清明三候一候,桐始华桐,是指白桐花。意为清明来到,白桐花开,清芬怡人。春来万物复苏,到清明时节,阳气更盛,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。二候,田鼠化为鹌鹌,是指鹌鹑类的小鸟。田鼠因
2025-03-19
春分养生指南:顺时而养,平衡身心
今日春分,正是春季作物播种和栽培的繁忙时节,可谓“春分时节,农事正忙”。“百草回芽,旧病萌发”这个季节里因为气候变化无常,忽冷忽热的,而且雨水又特别的丰沛,所以一些旧病容易复发,而诸如禽流感、流行性感冒、麻疹、手足口病等流行性病毒也到了高发季节。除了远离传染源、注意个人卫生等自我保健外,中医认为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,阴阳各半,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,故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,要讲求“平和”,
2025-03-04
惊蛰时节|春雷乍动,万物复苏,宜养阳护肝,食梨润燥
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;太阳到达黄经345°时。“斗指丁为惊蛰,雷鸣动,蛰虫皆震起而出,故名惊蛰。”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,诸如流感、水痘、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,要注意严防。天气回暖节气别称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“启蛰”。《夏小正》曰:“正月启蛰”。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,日本仍然使用“启蛰”这个名称。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“启”,
2025-02-17
雨水到,养生要:早睡早起,疏肝解郁
雨水节气知多少 雨水。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,太阳位于黄经330°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意为,雨水节气前后,万物开始萌动,春天就要到了。雨水三候一候,獭祭鱼雨水节气,水獭开始捕鱼了,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。二候,鸿雁来五天过后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。三候,草木萌动再过五天,在
2025-01-18
大寒养生有诀窍,温食早眠病不闹
大寒节气知多少今日,正值大寒节气。大寒乃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最后一个节气。通常在每年 1 月 20 日左右,当太阳抵达黄经 300° 的位置时,便是大寒时刻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里记载:“十二月中,解见前。”《授时通考・天时》引用《三礼义宗》的说法:“大寒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谓之大… 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 。”民间有俗语讲道 “大寒到顶点,日后天渐暖” ,由此可见,寒冬即将离去,春天的脚步还会遥远吗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