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清明时节话养生:饮食、起居全指南
清明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。在每年4月4日-6日,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。
历书记载:“斗指丁为清明,时万物洁显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齐,故名也”。在古代,清明节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清明三候
一候,桐始华
桐,是指白桐花。意为清明来到,白桐花开,清芬怡人。春来万物复苏,到清明时节,阳气更盛,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。
二候,田鼠化为鹌
鹌,是指鹌鹑类的小鸟。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,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。田鼠为至阴之物,鸟为至阳之物。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。
三候,虹始见
虹就是天上的彩虹,说明清明时节多雨,故而彩虹出现。
清明养生“字”
清明养生重在一个“清”字,主升清降浊,吐故纳新。经过一冬的缓慢代谢,人体积累的废物需要排除,应注意“清心气”“清肺气”“清肝气”。
1.清心气
春季肝阳上升,肝阴容易不足。清明恰逢祭扫时刻,情绪易波动、抑郁,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。平时可以多去户外踏青、散步,来清净心气,愉悦身心。
2.清肺气
肺主气,司呼吸。清明节气可走出户外,做一组腹式呼吸。
具体方法为:用鼻吸气,尽力扩展胸廓将空气吸入,腹部肌肉用力,让气息从胸部一直延伸到腹部,再从腹部将气慢慢呼出(可以用口),循环20~30次,清除肺部浊气。
3.清肝气
清明节有饮茶、吃青团的习俗。清明时最好的茶叶叫做“明前茶”,顾名思义,是清明前采的茶叶,品类以西湖龙井、黄山毛峰以及洞庭碧螺春等为佳。
此时的茶叶经过1~2个星期的摆放,已经去掉了“土”味,而且干茶的水分也降低了,泡出的茶叶可以说是“汤清味醇”。
每天喝上一杯,可利水祛湿,清畅肝气。
清明饮食养生
清明节气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,因而要忌食易发的食物,所谓“发物”,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、发毒助火助邪之品,如海鱼、海虾等。宜食物有粳米、芝麻、花生、赤小豆等。
一
青团
清明时节,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习惯,绿绿的糯米团,软糯香甜,清香扑鼻。青团子之所以呈现绿色就是因为其中的艾草,将其捣烂挤汁,再和糯米拌匀做成。
艾草性味苦、辛、温,入脾、肝、肾。艾草特殊的气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艾以叶入药,性温、味苦、无毒、纯阳之性、通十二经、具回阳、理气血、逐湿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针灸。
尤其在春季食用,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,且艾叶利于调经止血、化痰止咳、散寒止痛。
青团子好吃但不易消化,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肠胃功能不佳的人要少吃。
二
菠菜
菠菜营养极为丰富,特别适用于儿童和慢性病患者食用。
菠菜中所含的酶对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起良好作用;贫血、胃肠失调、呼吸道和肺部疾病患者可服用菠菜水浸剂(将100克菠菜放入碗中,加水200毫升,隔水煮10分钟,早晚分服)有一定疗效。
此外,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多食菠菜也有一定益处。
三
山药
山药既可食用,又可药用,尤以春天食之最佳。山药因含有较多的淀粉,煮熟后可代替粮食食用。
民间流传有许多山药治病的便方,其中应用最广的山药粥,即用大米煮成粥,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。
本粥可健脾补肺、强身健体,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。
四
豆芽
春天气候特点是风大雨少,气候干燥,动辄就会上火。春季上火不同于夏季的“湿热”,更多是“燥热”,症状有咽干疼痛、眼睛干涩、鼻腔火辣、嘴唇干裂、食欲不振等。
被古人称为“种生”的豆芽最适合春季吃,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,豆芽还利于清热及肝气疏通、健脾和胃。
五
韭菜
韭菜性味辛、温。叶、根、种子均可入药。利于温中、行气、散瘀等,鲜韭菜特别是韭菜籽还利于补肾、壮阳、固精和暖腰膝。
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饮生汁,主上气喘息欲绝,解肉脯毒。煮汁饮,止消渴,盗汗,熏产妇血晕,洗肠痔脱肛。”农谚里有“种块韭菜,祛病消灾”之说。
六
四神乌鸡汤
材料:淮山、芡实、莲子、茯苓各15克,乌鸡500克。
做法:淮山、芡实、莲子、茯苓洗净稍浸泡,乌鸡洗净去脏杂、切块。各物一同放入加盖炖盅,加入清水适量,隔水蒸炖1.5--2小时,食盐调味即可饮汤食肉。
七
茯苓枸杞糯米粥
材料:茯苓10克,大枣5~6枚,枸杞10克,糯米50克。
做法:把茯苓洗干净加入适量清水泡20分钟,茯苓连同浸泡的清水与枸杞,大枣,糯米一起放进砂锅内熬煮成粥即可。
清明起居养生
一
防春瘟
春瘟是指春季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的热性疾病。包括流脑、流感、猩红热、麻疹、风疹等。特点是发病突然、热盛伤阴、流传极快。
注意通风,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。天气干燥时,可以使用加湿器,或放一盆水,注意加减衣物。
二
防哮喘
清明节前后是哮喘的高发期。这个时候春暖花开,致敏花粉增多,而且风沙大,可吸入颗粒物增多,引发哮喘。过敏性哮喘通常表现为鼻痒、发作性喷嚏、咽痒、鼻塞等,患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、咳嗽、胸闷为特征,严重的时候可能引起呼吸困难。
少去花粉多的地方,比如公园等地方,如果不能避免的时候尽量不要在中午和下午出门,因为中午和下午是空气中花粉飘散浓度最高的时候,最好戴上口罩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