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养生指南:顺时而养,平衡身心

今日春分,正是春季作物播种和栽培的繁忙时节,可谓“春分时节,农事正忙”。


图片



“百草回芽,旧病萌发”


这个季节里因为气候变化无常,忽冷忽热的,而且雨水又特别的丰沛,所以一些旧病容易复发,而诸如禽流感、流行性感冒、麻疹、手足口病等流行性病毒也到了高发季节。


除了远离传染源、注意个人卫生等自我保健外,中医认为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,阴阳各半,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,故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,要讲求“平和”,以和为贵,以平为期。


情志条达


在精神调养方面,要做到心平气和,保持轻松愉快、乐观的情绪,从而安养神气,切忌大喜大悲、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,与春分时节的“阴阳平衡”特点相应。春分时节,春光明媚,莺飞草长,桃红李白,百花盛放,此时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,可在风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,增广见闻,以利于肝气的疏泄。


图片

  

下厚上薄


虽然春分后,天气将日渐暖和,但日夜温差较大,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,天气变化较大,雨水较多,甚至阴雨连绵。此时,要注意添减衣被,“勿极寒,勿太热”,穿衣可以下厚上薄,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,特别是头、肩、背、肘等处容易受风而疼痛,这些部位的保暖很重要。


图片


最好能够微微汗出,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。尤其是老人及小孩,抵抗力差,容易感染流行疾病,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,多晒太阳,祛散寒邪。
  

多伸懒腰


身体困乏的时候,气血循环缓慢,这时若舒展四肢,伸腰展腹,全身肌肉用力,并配以深呼吸,有吐故纳新、运气活血、通畅经络关节、振奋精神的作用。


图片


伸懒腰后,血液循环加快,全身肢体关节、筋肉得到了活动,睡意皆无,这样也激发了肝脏机能,使肝脏得到“锻炼”,从而达到保健效果。


伸懒腰时要使身体尽量舒展,四肢要伸直,全身肌肉都要用力。伸展时,尽量吸气;放松时,全身肌肉松弛,尽量呼气,效果会更好。经常做这一动作,还可以增加肌肉、韧带的弹性,延缓衰老。


巧防风邪


这个季节,风邪极少单独存在,与寒同行成为“风寒”,与热同行成为“风热”,与湿同行成为“风湿”,如常见的风寒外感、风湿痹痛等。在风邪频繁侵袭人体的春季,要怎么躲避风邪袭击?梳头能将风邪“拒之门外”。


人脑后面有三个穴位,两个风池穴,一个风府穴。中医上有“风池、风府寻得到,伤寒百病一时消”的说法。经常梳头,能刺激这几大穴位,通畅气血,让风邪绕道而行。


图片


梳头时身体可以稍稍前屈或后仰,以促进血液循环。把头发散开,用梳子先梳理散乱的发端,然后用梳子慢慢旋转着梳拢。开始时,先从前额的发际向后梳,要用全头梳,就是从发际梳到颈后的发根处。之后再从后颈发根梳到发梢末端,再从左、右耳的上部分别向相反方向梳理。


快走强身


增强体质要从每日坚持锻炼开始。“快走”是大众都比较适合的运动,因为快走过程中始终有一条腿不离地,相对来说对膝关节的压力没有那么大,体重偏重或者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多通过“快走”来运动,一定要记得循序渐进,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上太大的运动量。


图片



春分时节,大家可以试试【春菜】

清肠、解腻、还好吃!

就让我们一起看看




1

食过春笋,才知春之味


图片


今年的春,来的特别早,在淅淅沥沥的雨水浇灌后,这里的人们早在三月初,就尝到了从竹林里运来的第一只“鲜”。


图片


无论春笋有多少种新奇的吃法,最能体现它鲜甜的特点,还原本真的吃法,当属经典的油焖笋和腌笃鲜。


图片


那么油焖笋怎么做呢?大家可以照着下面的教程试试看。

锅烧热水,下入切好的竹笋段,焯水备用。锅热加油,下入葱姜蒜、辣椒爆香。

下入竹笋,翻炒均匀,加入料酒、生抽、老抽、红糖。

加水没过竹笋,盖盖焖煮20分钟,开盖,加入鸡精、香油,翻炒后,出锅装盘就齐活啦!


图片


腌笃鲜的做法相对难一些,建议交给专业选手哦~

准备适量春笋、千张结、咸肉。

将春笋去皮,滚刀切块,放入锅中焯水,去除涩味,提升口感。

将咸肉切小块备用,锅中放油,倒入咸肉,炒至微黄。放入炒好的春笋、千张结,翻炒均匀,加水,没过笋面,放入三分之一茶匙盐即可。





2

香椿?臭椿?


图片


在一部分好吃者眼中,“不食椿,不是春”,椿树芽——爱之称其为“香椿”,接受无能则称其为“臭椿”。


椿树掐尖,也被认为是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另一种展现方式。一般怎么吃呢?椿芽+鸡蛋,一小抹盐巴,就足够回味整个春天。


图片


需要注意的是:香椿炒蛋之前,椿芽一定要焯水焯够一分钟以便去除2/3的亚硝酸盐。每顿不宜吃过多,每餐30至50克最佳。


中医认为,香椿多走肝经,一般阳虚的人吃香椿是有好处的。但如果像糖尿病这样多属于阴虚、燥热的患者吃了,对病情的恢复没有好处。





3

春在溪头荠菜花


图片


荠菜大概是最为人所知的一种野菜了,前有苏轼盛赞“天然之珍”,后有辛弃疾的名句“春在溪头荠菜花”。


民谚有云:“三月三,荠菜当灵丹。荠菜富含多种氨基酸。一般认为荠菜可凉血止血,清热利尿,健脾利水。


图片


荠菜是时令野菜,过了季节不采摘的话,老了就不好吃了,所以乘此时机,用它来包包子、包饺子、做菜吧~





4

一点小叮咛


春菜虽鲜,但绝不要去野外采摘,以上几种春菜,都是超市里常见的菜类。


同时,也不要贪口,春分时节,微风带雨,养生因以【平和】为主,动静结合,饮食均衡,口味中和最佳。

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