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养生

2022年惊蛰时间

公历: 2022年3月5日 



阳历时刻:2022年3月5日 星期六
阴历日期:壬寅年农历二月初三
1.jpg
 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。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达黄经345度时开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二月节……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,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此时天气回暖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于地下冬眠的昆虫,“蛰”是藏的意思。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,会平地一声雷,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,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,四处觅食。实际上,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,大地回春,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,“惊而出走”的原因。所以古时惊蛰当日,人们会手持清香、艾草,熏家中四角,以香味驱赶蛇、虫、蚊、鼠和霉味,久而久之,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,亦即“打小人”的前身。



  惊蛰期间,正处在3月上中旬,春天的进程由南向北逐步推进,此时的天气气候已经呈现出春季的特点。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,像是在匆匆赶路,冷空气不甘退场,暖空气与日俱进。双方合演着一幕幕冷暖交替、阴晴雨雪的快餐短剧。此时,气温忽高忽低、乍暖还寒是比较明显的特点,但天气回暖已成主流趋势,春天的脚步明显加快。

2.jpg

惊蛰起居养生

 中医认为,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,阴血相对不足,因此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、万物始生的特点,使自身的精神、情志、气血也像春天一样舒展畅达,生机盎然。但从临床上来看,春季是呼吸道疾病、肝病和结石病等疾病的高发、好发季节,因此惊蛰时节的养生十分重要。

  惊蛰期间时有春雷,惊蛰过后万物复苏,是春暖花开之季,但又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之时,因此,也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。诸如流感、流脑、水痘、带状疱疹、甲型肝炎、流行性出血热等。所以,在这一节气中,应该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。除此之外,关于惊蛰期间还要注意什么呢?惊蛰时节内,人体阳气虽然已经由内向外、开始转盛但还没有达到巅峰状态,外界的寒气也还未完全退去,所以在疾病的预防方面要注意抵御外寒,也就是“春捂。弘清仲景国医馆专为客户朋友推荐春季防疫病香囊,主要含有艾叶、山奈、冰片、沉香、菖蒲等,经常佩戴身上或放置枕边,起到通窍醒神、避秽化浊,驱赶蚊虫、预防流感的功效,特别适合小孩、老人居家随身必备。

3.jpg

 春季每天获得充足的休息,是对肝最大的宠爱。依照中医经脉循行理论,每天晚上11时至凌晨3时是肝胆经运行的时间,此时安然入睡,可以给肝脏提供充足的运作、排毒环境。活动或锻炼的时间以午时前后,即中午11-13点比较合适,因为此时外界阳气较为旺盛,一来能补充人体的阳气,二来感受风寒之邪的机率也会减少。小儿由于身体阳气稚嫩,故而春季常见外感。所以带小孩进行户外活动最好是在太阳比较充足的天气里。好出汗的小孩可以适当脱去厚重的外套,但身体活动开,热起来之后及时穿上保暖的衣服,不能着冷风。

惊蛰养生注意事项

  春季属肝脏,一系列肝的病证,如精神疾病、高血压、中风等病,常会在春季复发或加重。中医很早就提出“春宜养肝”的说法。春季只有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,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。如果忽视了护肝养肝,肝脏机能失常,则易发生上述病症。《黄帝内经》指出:“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。”意思是说,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,邪气不易侵入机体,也就不会发生疾病。所以,增强体质、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。春季注意调理起居饮食可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。

 第一,生活上不要过分劳累,造成体质下降,容易使疾病乘虚而入;

 第二,要保持精神愉快、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,切忌妄动肝火,否则肝气太盛,易患头晕、目眩、中风和精神疾患。

4.png

第三,饮食上以具有保阴潜阳、清肝降火旺的食品为主。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、维生素的清淡食物,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。鸭血性平,营养丰富,养肝血、治贫血,是保肝的最佳食品之一;菠菜具有滋阴润燥、舒肝养血的作用。鸭血菠菜汤可养护肝脏、疏理肝气。新鲜水果蔬菜中,梨、水萝卜、木瓜、木耳菜、芹菜、油菜等,可以清热泻火;山药、莲子、银耳等,可以扶正祛邪、滋阴补肾、健脾和胃。

5.jpg

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