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|节气渐寒,养藏为先
“雪尚未大,地气寒凝”,此时虽未大雪纷飞,但凉意已深,人体阳气容易受寒侵袭,是最容易出现畏冷、手脚凉、胃寒不适的时段。
在这样的气候里,人们延续着独特的节气习俗:
有的在入冬后开始祭祖、备腊味,感恩一年的丰收;
有的在季节交替时煎煮暖身汤、晒冬日枇杷、晒茶,祈求平安顺遂;
也有地方会在小雪这天做暖身汤圆、姜汤或补养汤水,以食为礼、以味辞寒。
这些看似朴素的做法,都蕴含着共同的智慧:
入冬要温阳、护脾胃、固正气。
中医认为,小雪节气寒气渐盛,易伤阳气,影响脾胃运化。
此时的养生关键在四点:
避免生冷、冰饮,多吃温阳食物,如姜、桂、羊肉、枸杞、红枣等。
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,脾胃一虚,抵抗力下降。宜少食多餐,温暖脾阳。
天气干燥,可适量食用银耳、百合、枇杷、雪梨。
冬季应“早卧晚起,以待阳气”,充足睡眠有助保养肾气。
在这样的节气里,为家人准备一碗热汤、一杯暖茶,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。
(所有配方都为家庭日常食疗,非疾病治疗方)
材料: 老姜3–5片、红枣6颗、党参10g、桂圆肉适量
做法:
材料洗净后加水800ml
大火煮开后小火20–30分钟
温热饮用
作用: 驱寒暖胃、补气养血、改善手脚冰凉。
材料: 羊肉300g、淮山80g、枸杞一小把、生姜3片
做法:
羊肉焯水后与淮山、姜片同煮
小火炖1小时
起锅前放入枸杞
材料: 雪梨1个、鲜百合50g、冰糖少量
做法:
雪梨切块与百合一同入锅
加水煮至软
调入少量冰糖
冬日温养,从一杯开始
小雪节气,最适合的,就是温阳、驱寒、保护脾胃的姜与桂。
饮才健姜桂茶,以干姜、甘草与桂圆为主,辅以暖脾、散寒、理气的配伍,遵循中医“辛温通阳、和中祛寒”之法,适合以下人群:
姜桂温阳散寒,让身体缓缓暖起来。
温中和胃,助脾气升发。
驱寒护阳,提高人体“御寒力”。
每日1–2杯,饭后饮用最佳,让胃里有“温热的火”,寒气不易入体。
一杯姜桂茶,是冬日里最柔软的守护。
节气更替,是自然的节奏;
一汤一茶,是生活的温度。
愿这个小雪,
你和家人都能从容过冬,
守住阳气,守住平安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